红歌里的党史丨岁月长河里沉淀的经典怀旧红歌(六)

浏览量:171

一首红歌叙述一段历史,一首红歌见证一段传奇。红歌里的党史,也是故事里的中国!为庆祝建党百年,市南区文化馆推出系列宣传栏目【红歌里的党史】,让大家从音乐里、从故事中感受中国共产党员平凡中的伟大!

点此欣赏歌曲《歌唱祖国》

五星红旗迎风飘扬

胜利歌声多么响亮

歌唱我们亲爱的祖国

从今走向繁荣富强

歌唱我们亲爱的祖国

从今走向繁荣富强

......

这首脍炙人口的歌曲《歌唱祖国》于1950年一问世,就受到了全国人民的喜爱与好评,70多年来,它响彻中华大地,经久不衰,历久弥新。
1950年第一个国庆节前夕,王莘从天津到北京购买乐器。返回天津前,他特意来到天安门广场。王莘站在广场上,看着人们悠闲地放着风筝,孩子们欢快地追逐,金色的晚霞中,一面鲜红的国旗在歌声中迎风飘扬,他突然有了一种扬眉吐气的自豪感:“五星红旗迎风飘扬,胜利歌声多么响亮,歌唱我们亲爱的祖国,从今走向繁荣富强。”四句歌词不禁脱口而出。他登上返回天津的火车,思绪如飞,边唱、边写、边打拍子,歌词与曲谱几乎同时喷涌而出:“越过高山,越过平原,跨过奔腾的黄河长江……”
一首《歌唱祖国》就这样在大江南北传唱开来。到今天,我们唱起“宽广美丽的土地,是我们亲爱的家乡。英雄的人民站起来了! ……”依然激情澎湃。

西边的太阳快要落山了,

微山湖上静悄悄。

弹起我心爱的土琵琶,

唱起那动人的歌谣。

爬上飞快的火车,

像骑上奔驰的骏马。

车站和铁道线上,

是我们杀敌的好战场。

......

游击在百里铁道线上,出没于万顷微山湖中。抗日战争时期,这是一支活跃在山东鲁南地区的民间抗日武装,最多时期300人、多由铁路工人或矿工组成。他们艺高人胆大、智慧而多谋,飞车袭击、挖墙突袭……运用敌人想都想不到的游击战术,沿途破坏日军苦心经营的谍报、交通网络,先后护送千余名干部通过敌占区,没有一次出过差错。
这是一支英雄的抗日武装力量——铁道游击队的故事,电影《铁道游击队》正是据此真实事迹改编。随着电影的上映,铁道游击队的故事家喻户晓、深入人心,插曲《弹起我心爱的土琵琶》抒情浪漫的旋律也悠扬至今。

“红岩上红梅开,

千里冰霜脚下踩,

三九严寒何所惧,

一片丹心向阳开”!

......
 
一曲《红梅赞》,是革命者凌霜傲雪、慷慨牺牲的壮歌。这首歌咏叹的形象早已成为经典——江姐。
江姐本名江竹筠。1949年10月,经过三大战役、渡江战役等重大战役,蒋介石“划江而治”梦想破产,随后开始在重庆疯狂屠杀共产党和进步人士。11月14日,武装特务以转移为名,把江竹筠等30人押赴歌乐山电台岚垭。
 
从1949年9月6日至11月29日,军统集中营对“政治犯”的集体大屠杀,以11月27日最为惨烈。目前有案可查的死难者总数321人,其中经审查已定为烈士者共计285人,加上5个父母已经牺牲的小孩,共290人,叛徒及未定性者31人。江姐如同迎春傲雪的红梅,于1949年11月14日英勇牺牲,年仅29岁。
 
 “11・27”大屠杀那天,只有罗广斌一人脱险。之后,罗广斌做的头一件事,就是带着大家冲进白公馆平二室牢房,撬起屋角的一块木地板,找到难友们用被面、草纸和饭米粒制作成的五星红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