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歌里的党史丨岁月长河里沉淀的经典怀旧红歌(十三)
浏览量:77
《我们是共产主义接班人》是由周郁辉作词,寄明作曲的歌曲,原为1961年公映的电影《英雄小八路》主题曲,后被选为中国少年先锋队队歌。
1958年,在金门炮战时,厦门禾山区第四中心小学的160余名少先队员们成立了“前线少年支前活动大队”。炮战期间,他们帮助解放军送开水、洗军衣、擦炮弹、挖战壕,甚至穿梭在炮火中,用手连接阵地与指挥部的电话线。同时,他们还站岗放哨,在防空洞中把石头当凳子,以地板为黑板坚持学习。他们的事迹被《厦门日报》报道后,在全国传播开来,受到各方面的鼓励和表彰,何明全、何佳汝等十三名队员被授予“英雄小八路”的称号。
1958年底,全国各地各界人士组成的慰问团来到厦门前线慰问部队官兵。在何厝,13名“小八路”活跃的身影让慰问团的艺术家们感到很惊讶。他们好奇地问孩子们在前线都做了些什么。孩子们一五一十地跟艺术家老师们讲他们在前线的种种经历。艺术家们对孩子们的英勇表现都赞叹不已。其中,词作家周郁辉、作曲家寄明说要把他们的事迹写成歌。寄明说干就干,拿出纸笔开始构思谱子。孩子们都很好奇歌曲究竟是如何写成的,便都蹲在一旁看着。不久,曲子写出了大概。寄明在孩子们的要求下,把曲子哼给他们听,这就是少年先锋队队歌的最初旋律。
1960年10月,《英雄小八路》在厦门开拍,剧组演职员住进厦门三中,邀请“小八路”总辅导员王添成参观剧组,并赠送周郁辉作词、寄明作曲的电影主题歌《我们是共产主义接班人》。12月29日,在慰问厦门前线三军大会上,由王添成策划主持,该曲第一次登台亮相,合唱团成员有“英雄小八路”队员和电影剧组的小演员们。
《我们走在大路上》是由李劫夫作词、作曲,王其慧试唱的爱国主义歌曲,创作和发行于1963年。
《我们走在大路上》酝酿和创作于1962年春天和夏天,发表于1963年春天。某天,李劫夫打开收音机,听到电台正在播放歌曲《小路》。李劫夫对他的夫人张洛表示建设社会主义不能走小路,人民应该走大路。之后1962年,周恩来总理同中央部委领导来沈阳开会,辽宁省委为他一行准备了晚会。晚会结束后,总理邀请时任辽宁省委文化工作部部长、作曲家安波和李劫夫一同到他的住处谈话。总理向他们讲述了当前国家的经济形势,总理表示大家要相信党和国家能够带领人民继续前进。谈话一直持续到后半夜两点多,李劫夫对此触动非常大,于是他按总理讲话的精神进行创作,要把总理说的‘意气风发,斗志昂扬’用到歌里,他还写了一个副歌。歌名《我们走在大路上》也就定了下来。
《我们走在大路上》初稿完成后,李劫夫开始征求别人的意见。当时任中国音协主席吕骥提出“毛泽东领导我们”最好改为“毛主席领导革命的队伍”,修改后发表在《歌曲》杂志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