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迷糊咯~“馅饼粥”馅饼入选第七批市南区非遗
浏览量:188
传递文化瑰宝
非遗是古韵今风的桥梁
是匠心独运的诗篇
书写着民族的记忆和情感
每一项非遗项目
都是一个生动的故事
每一种传统技艺
都是一段鲜活的历史
今天为大家带来的是
第七批市南区
非物质文化遗产
代表性项目之一
“馅饼粥”馅饼制作技艺
让我们携手同行
共谱非遗传承新篇章
让传统在新时代焕发新生
让古老技艺与现代生活交融共生
壹 “馅饼粥”的来历

馅饼制作技艺是馅饼粥饭店的当家面食制作技艺。1926年,创始人铁子珍在市南区德县路29号开设馅饼粥饭店,传承至今已有近百年的历史,在青岛具有一定知名度。


京剧名家马连良每次来青岛演出都在馅饼粥进餐,著名京剧演员尚长荣在馅饼粥饭店举行了拜师仪式。
贰 馅饼制作技艺

馅饼的制作过程有十几道工序并且制作技艺独特。“馅饼粥”的馅饼,严格按照一两面团配一两肉馅的标准制作。走进后厨,记者看到,做饼师傅用手揪下这么一个剂子,一两面团就出来了,上称精准测量也不会有太大出入。肉馅不是用“包”进面里,而是“打”进去,师傅左手放上饼皮和肉馅,右手拿着专用的尺子有节奏地“打”,转圈“打”13到15下后,肉馅就被严严实实包裹进饼皮。烙饼的油温和翻面时间全凭师傅的经验,三次翻面后,金黄的灌汤馅饼出炉。
馅饼不仅采用古法纯手工制作,而且馅饼的造型、吃法以及民族特色突出。“趁热吃的时候,一定要小心咬开薄皮,轻轻地把里面的汤汁吸出来,再慢慢用筷子把里面的肉馅挑出来。”“馅饼粥”负责人徐宏卿介绍,他们的馅饼皮薄馅大、汁浓味鲜。羊肉馅饼选用内蒙古黑头羊肉,牛肉馅饼选用鲁西南黄牛肉,以传统配方、特殊工艺精心制作而成。吃的时候一定要小心,如果急着咬一口的话,热的汤汁很可能就会溅出来。
叁 传承人徐宏卿
第三代传承人徐宏卿于1981年成立青岛馅饼粥餐饮有限公司,在全面继承传统制作的基础上将馅饼粥制作技艺发扬光大。目前馅饼粥饭店已在青岛金茂湾、丽达等大型商超开设多家分店,将百年馅饼粥的味道以新的方式传承下来,让更多的人吃到传统的老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