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守”艺人】见证61载潮起潮落,青岛贝雕五代人的岁月传承
浏览量:165
贝壳,是大海赠予青岛的珍贵礼物。
在青岛的海滩上,散落着无数色彩斑斓、形状各异的贝壳,每一片贝壳,都承载着大海的故事,它们的花纹或细腻如丝,或粗犷有力,经过匠人的巧手,这些贝壳被赋予了新的生命,化身为一幅幅生动的画面,讲述着关于海洋、生命与梦想的诗篇。
01.
五代人61载
青岛贝雕技艺久久流传
贝雕制作技艺的发展历史悠久,可追溯到汉代。从明清贝雕家具及工艺品考证,贝雕制作技艺成熟于明末清初。唐、宋、元、明、清各代的州、府、县治所在地的达官显贵之家所使用的台椅、茶几、衣柜、屏风等大多以酸枝木为原料,用珍珠贝壳加工成各种花鸟、人物图案和书法字体来镶嵌家具,做成各种花纹和图形的贝雕艺术品。
新中国成立前,青岛贝雕制作技艺主要是以家庭手工作坊形式传承,新中国成立后,政府号召民间贝雕艺人组成手工业合作社,于1963年在市南区东平路成立青岛贝雕工艺品厂,研制传承贝雕制作技艺,1984年搬迁至市南区延安三路,继续贝雕制作技艺的传承。2004年12月,青岛贝雕工艺品厂更名为青岛贝雕工艺品有限公司。
61载春秋白驹过隙,贝雕艺术历经岁月的洗礼,愈发显得光彩夺目。从青岛贝雕工艺品厂到青岛贝雕工艺品有限公司,五代人的传承让这门艺术如同陈年佳酿,愈发醇厚。尽管老一辈的传承人已不再年轻,但他们依然活跃在传承的舞台上,通过各种媒介向世人展示贝雕的魅力。而那些活跃在生产一线的第三代传承人,年逾花甲但壮志不老,依旧以他们精湛的技艺,指导着新一代的传承人,让这门艺术得以薪火相传。
02.
匠心独运
“贝雕”手艺传承创新
贝雕的灵魂在于创意,而每一个创意的展现,最核心的工作便贝雕师傅的手工制作。创意构思、设计图样、切割雕刻、粘贴、钻孔、打磨……贝雕师傅们在转动的砂轮打磨机上对原始的贝壳进行打磨加工,再把薄而脆的贝壳进行切割,这一步最为关键,全凭贝雕师傅多年练就的手感。白润如玉的贝壳,以料质深浅层次的变化巧妙雕琢,奥帆赛场扬帆竞渡、栈桥上线条流畅的飞鸟、高楼林立的城市景观……经贝雕师傅之手,无一不栩栩如生。
青岛贝雕工艺品有限公司在传承中紧跟潮流,不断创新,开发新的贝雕产品。从最开始只有深蓝色盘面的贝雕看盘,到如今红色、绿色、裂纹瓷、渐变色等多种颜色的盘面,使贝雕看盘更具现代审美气息。
时至今日,经过青岛几代贝雕艺人不断探索、继承、发扬、创新,利用贝雕制作技艺制作的贝雕工艺品从贝串、贝堆、平面贝雕画到立体贝雕,有七大类上千余个品种,使其成为青岛传统手工艺界的一朵奇葩。此外,青岛贝雕还积极探索新材料与新技术的结合,提高产量,降低成本,让更多的人能够领略到这一特色文化的魅力。
03.
手艺新生
贝雕艺术演绎新时代风采
精进、匠心的品牌内核只有插上创新的羽翼才能飞得更远。青岛贝雕工艺品有限公司及其所拥有的“青岛贝雕”品牌,正以全新的姿态继续讲述着青岛贝雕的故事。
目前,青岛贝雕工艺品有限公司人才济济,贝雕创制队伍实力雄厚。企业紧跟时代潮流,不断丰富文化内涵,加快开发新产品、开拓新市场的步伐,发掘、顺应、引导年轻一代的审美需求,与时俱进,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成为青岛这座海滨城市的一张亮丽名片。
“贝雕制作技艺”作为青岛市级非遗项目,不仅是一项技艺,更是一种文化,一种精神。它的故事,是关于传承与创新的故事,是关于如何在现代社会中保持传统艺术活力的故事。随着企业的不断努力,贝雕制作技艺这项古老的艺术将继续在新时代焕发出更加璀璨的华彩。
如有交流或购买需求,可联系:
| 工作室地址 |
青岛市市南区延安三路206号
| 联系电话 |
13697684226朱女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