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南·非遗丨八白散传统驻颜技法
浏览量:175
【市南·非遗】栏目
将通过图片、视频、文字等形式
宣传市南区区级以上
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
让非遗走进大众
走进我们的生活
本期给大家介绍的是
八白散传统驻颜技法
“八白散”是由白丁香、白茯苓、白牵牛、白附子、白僵蚕、白蒺藜、白芷、白芨等八种中草药制成的方剂。八白散传统驻颜技法是在八白散配方的基础上,改良至活血化瘀17味方,配以膏药温敷,加上面部砭术16法和背部“肩三胛六背十八腧”经络技法,从而达到血瘀疏通、气血调和、抗衰驻颜的功效。
八白散传统驻颜技法于2011年入选市南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2015年入选青岛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2016年入选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据《医方类聚》卷81引《必用全书》记载,“八白散”源于“金国宫女八白散”。至清乾隆七年(1742年),宫廷御医吴谦编撰的《医宗金鉴》中记载的“玉容散”,选取了金国宫女八白散中大部分中草药。光绪十四年(1888年),宫廷御医李德昌、王永隆又在“玉容散”基础上为慈禧制成养颜方剂“加减玉容散”,此方记载于《慈禧光绪医方选议》。
辛亥革命以后,太医院院判李子余携众多方剂出宫,行医民间时收张宪斌为徒,传授包括“八白散”、“玉容散”等养颜方剂,后被张宪斌收入所著《中医养颜方集》,并改良为“养颜八白散”及其养颜技法。1999年,立志传播传统中医养生驻颜文化的刘伟琳师从张宪斌,潜心学习八白散,创建植秀堂,成立中医养生养颜研究所和中医诊所,在传承保护的基础上对传统配方进行了挖掘改良,形成“植物秀八白散”及其驻颜术。

“八白散传统驻颜技法”项目本着“古为今用,推陈出新”的方针,在继承文化遗产“八白散”的核心内容、传统工艺和理念的基础上,进行了诸多研究、完善和创新,使其做到“三个结合”:

一是将历史文化遗产与现代养生技术相结合。植秀堂秉承“有诸内必形于外”的中医药理,强调内在的整体调理,深度调动了女性自体抗衰老循环系统,达到了延缓衰老和保持青春逆生长的显著效果。
二是将历史文化遗产与现代特许经营模式相结合。植秀堂凭借标准化的技术体系和成熟的特许经营模式,在全国67个城市开设230余家养生养颜馆,为“八白散传统驻颜技法”的文化传播和市场化运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是历史文化遗产与带动大众创业相结合。为带动更多人传播和创业,植秀堂全力推进以“八白散传统驻颜技法”为核心项目的“女性健康创业孵化计划”。现阶段己经帮助400名女性成功创业,并为近6000名女性提供了“创业式就业”岗位。
2000年3月,第一家以“八白散传统驻颜技法”主要服务项目的植秀堂养生养颜馆开业。经过多重努力,客人原来越多,生意也随之越来越好。但是传承中国养生养颜文化使命和初心没有变,在很短的时间内,刘伟琳接连开设了四家植秀堂传承店面,并成立了植秀堂养生养颜连锁有限公司。聘请律师参与进行植秀堂传承店特许加盟体系的完善,并进行了一系列的商标、专利等知识产权注册和保护,从而成为青岛美容行业第一家特许经营连锁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