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公车改革为契机市南区积极倡导低碳生活
浏览量:0

离区里开会时间就差10分钟了,金门路街道办事处主任张守润收拾好文件,准备喊司机送自己去开会。这时他才突然想起,从12月1日开始,办事处的公车已经封存进入拍卖程序,以金门路办事处为试点的市南区公车改革也已拉开序幕。
记者从市南区纪委获悉,市南区金门路社区作为我市首家进行公车改革的试点,已经将原有的一辆红旗牌轿车和一辆面包车封存进行拍卖。上周五,在市南区机关二楼会议室里举行了首次公车拍卖会,这两部公车因为评估价格过高而流拍。尽管如此,这却是我市公车改革开始的一个重要标志。
市南区纪委副书记蒋延灿告诉记者,重新评估后,两部公车将在近日重新进行拍卖。
据介绍,目前在市南区9个街道办事处和一个社区委共有公车17辆,而在政府机关则有公车200余辆。公车改革经过一年的试点后,如果效果明显,在合适的时机将在全区铺开。
据蒋延灿介绍,为进行公车改革,早在2004年初区纪委就开始在全区范围内进行调研和征求意见,结果发现大部分干部和群众均对公车改革持有赞同意见。经过市南区委的讨论通过后,市南区公车改革在2004年底“羞答答”地拉开了序幕。
数字显示,金门路社区两部车一年内包括维护、修理、油耗和驾驶员工资在内的全部费用在17万左右,而取消公车后将交通包干费发放到个人手中后,每年将节省近两万余元,一旦公车全部改革后此项节省的数字将更加可观。
市南公车改革要点
根据市南区委、区政府《关于实行公务公车制度改革试点的实施意见》,取消公务车辆后,根据工作人员的行政职务每个人分配数额不等的交通包干费,交通包干费按月发放,限额包干后,超支自负,节余归己。但绝对不允许领取交通包干费的领导,利用职权到下属或相关企事业单位无偿借用车辆或报销、索要应由个人负担的交通费用,对违反规定的干部将给予相应的党纪政纪处分。
北京市公务车改革的试点工作已经在海淀、房山、平谷等区县悄然兴起。海淀区温泉镇也即将正式开始对公务员按级别发放交通补贴,处级干部每月补贴1300-1500元。
珠海市公务用车制度改革试点工作也在近日启动,按照出台的《珠海公务用车制度改革方案(试行)》,公务交通补贴标准,正处级领导职务每月补贴3000元,科员每月补贴700元,职工每月补贴300元。
威海市首批参加车改的范围包括市区内市级党政群机关和具有行政管理职能的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改革后交通费发放的标准为,正处级领导职务2400元/月,正处级非领导职务1800元/月,副处级领导职务1600元/月,副处级非领导职务1200元/月,正科级600元/月,副科级400元/月,科员、办事员及工勤人员200元/月。
全国有史以来规模最大、数量最多的一次公务车拍卖12月4日在成都举行———武侯区政府460多辆公务车即日起将在西南汽配商城二楼分四批走上拍卖场。臧旭平
公车改革是件好事
继北京、成都、威海、珠海等城市之后,“公车改革”终于在我市揭起盖头。诚然,公车改革不是一件易事,试点方案也有需要完善的地方。但无论如何,取消“公车”是一件好事,它有利于社会资源更有效的配置,“公车”走上社会,既提高了车辆的使用效率,也“解放”了专职司机;它有利于遏制权力腐败,比如费用透明了,“特权车”就此可以刹车了;它有利于节约公务成本,不只是车钱油钱,还有人员费用。其他间接的好处也还有很多,比如有利于环保,有利于公务员形象的改善等。
我们注意到,市南区车改是经过了调查的,人们对车改持赞同态度。接下来的工作应该是,如何确定一个公平合理的令人信服的车改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