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文之星】翰墨丹青尽抒怀,桑榆未晚霞满天
浏览量:122
《群文之星》
是市南区文化馆
为宣传推广群众文化队伍
而推出的栏目
群众文化队伍犹如
闪耀在群众当中的颗颗繁星
他们浪漫着这座城
也温暖着城市里的人
本期,市南区文化馆将带您走进群众文化队伍之八大峡街道书法班。
伊曼努尔·康德曾说过:“老年,好比夜莺,应有他的夜曲。”宋朝诗人陆游在他的诗作《与何蜀州启》中也说过:“老骥伏枥,虽未歇于壮心。”
八大峡街道书法班就是这样一群“壮心未泯”的中老年人,书法班现有学员20余人,年龄在55岁至75岁之间,他们大都是爱好文艺的退休知青,虽然都已经是爷爷奶奶级人物,但每个人都以百倍的热情投入在书法的练习中。
在“七一”建党节即将来临之际,为热烈庆祝建党102周年,八大峡书法班在团岛山云上观澜举办了“翰墨写初心,丹青颂党恩” ——庆“七一”主题书画展,这场小小的书画展规模虽然不大,但在这个盛夏为大家带来了别样的艺术享受。
书法班的授课老师——陈传琦原是济南铁路局稽查处的调研员,2005年,当急匆匆的脚步慢下来,绚烂的人生归于平淡,往事成为记忆,陈老师的退休生活便开始了,退休后的他并没有选择在家颐养天年,而是开始接触学习书法,写得一手好字的陈老师后来被市南区文化馆委派到八大峡街道公益书法班教课,这一教就教到了75岁。
翰墨丹青尽抒怀,桑榆未晚霞满天。“感谢市南区文化馆派了一位这么好的老师,在家门口的公益书法班学习,充实了生活、修养了身心,受益匪浅,得到的快乐和收获是无法用语言形容的”。学员们在谈起自己在书法班的学习体会时,都不约而同地提到了“老有所学”这个词。陈老师也一字一句地说道:“翰墨飘香书写灿烂余晖,用墨香点亮老年退休生活,老有所学就是最好的养老方式。”
由于书法班的学员们都是零起步,陈老师体会到学员们的心情,便手把手一笔一画的教,并且为学员们讲解文字的起源和发展史,从甲骨文到大篆、小篆、隶书......
72岁的丁原香,是陈老师最出乎意料的一位学生。因为丁原香大大咧咧的性格,陈老师最初感觉她是不适合学习书法的,没想到经过三年的潜心学习,丁原香取得了巨大的进步,用一手好字得到了陈老师的肯定。
青花墨字唯美,不及学员情深。八大峡书法班的学员们十分团结,在这次的书画展中,学员张维克热心地为大家的作品进行拓印和装裱,擅长篆刻的他还免费为大家刻章。大家既是同学,也是伙伴,这份真挚的情谊也是书法班学员们收获的最好的礼物。
“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情怀与壮志从来就不会随白发老去,这群精神焕发、神采奕奕的“50后”、“60后”,真正诠释了夕阳和朝阳同是一个太阳,晚霞和朝霞同样灿烂辉煌。
近年来,为了满足居民朋友的学习需求,市南区文化馆结合社区公共服务配套空间,把文化馆分馆开到了各个街道,方便居民就近上课,用文化浸润心田,用艺术陶冶情操,丰富优质的课程也充实了居民的业余生活,得到了大家的一致好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