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报】市南区3人荣获2023年度青岛市“最美群文人”称号
浏览量:198
最美市南群文人,点亮基层群文光。近日,青岛市文化馆公布了2023年度青岛市“最美群文人”评选结果,对基层文化工作者为丰富广大群众文化生活的辛勤付出和取得的文化硕果进行了表彰,市南区陈洪韵、王梦、邓文禧三人获此殊荣。
“最美群文人”基层文化站长
陈洪韵
陈洪韵,市南区金湖路街道办事处文化站站长,负责街道文体工作,她守正创新,有强烈的文化服务意识。
自上任以来,她积极组织高质量文化活动。2023年以来组织国庆主题、红十字主题和阅读主题大型文艺演出3场,开办街道音乐会、校园话剧节、城市音乐角、社区电影节、全民运动会、研学活动、社区非遗行、亲子课堂和主题讲座等活动220余场,共计惠及居民15000余人次。
在工作中,她致力于擦亮市南街道文化招牌。以“家住金湖 乐享幸福”为口号,在活动中、课堂上积极宣传金湖文化,加深居民“课堂在身边 幸福在市南”的印象,努力提高基层群众文化满意度、幸福感和获得感。
为提高团队竞争力,争创一流,她召集组建特色文艺团队,联合区文旅局和区文化馆开办200余节公益培训课程,组织队员积极参加市、区级比赛,今年以来街道团队获得市级奖项三个,区级奖项十一个。
“最美群文人”基层群文辅导员
王梦
王梦,市南区文化馆科员,负责市南区文化馆公益培训工作。根据市南区群众对文化艺术学习的需求,结合教师授课时间和教室使用情况制定文化馆本馆、街道分馆公益培训班课程表。推送招生信息、汇总学员名单,留存教学计划、授课照片、点名册、学员安全责任书等培训资料。积极与授课教师联络,做好日常工作沟通交流与问题解决反馈工作。作为群文舞蹈辅导员,完成市南区文化馆公益培训班课程20节/次,培训人数1200余人次,开展蒙古舞培训课程,编排组合6个,成品舞1个。为八大峡、湛山、八大关街道舞蹈队编排舞蹈《美丽中国梦》《踏歌》《金色的麦田》《打蓝靛》,完成70课时,培训人数1500余人次。组织市南区群众广场舞培训班,教授《幸福的味道》《一起向未来》《丰收中国》三支广场舞,培训各街道、社区舞蹈文艺骨干180余人次。
积极参与市南区文化活动。带领文化馆舞蹈团参加“礼赞二十大 舞动新时代”青岛市广场舞展演,编创的舞蹈作品《那片花海》获得“一等奖”,参演的舞蹈《英姿》获得“二等奖”。在文化馆组织的各项文化活动中,担任前台、演出筹备等工作。
“最美群文人”基层文化服务志愿者
邓文禧
邓文禧为北海重工退休人员,在原单位曾是工会分管文艺的文艺干事,是单位乐团、合唱团的指挥,在职期间多次在青岛市文艺比赛中获奖。是岛城优秀军乐队团长,多次参加市重大礼仪活动,曾受到俞正声市长的高度评价。
自2015年退休后,积极发挥余热,为社区、办事处组建合唱团,邓文禧不仅积极组织海燕合唱团参加市、区、街道、社区各类文化活动,活动次数仅2023年就达数十次,街道和社区的每次文艺演出海燕合唱团都是压轴的大合唱。邓文禧还义务为街道其他合唱团进行艺术指导,并积极参与街道文艺活动的策划、组织和指导工作。听过邓文禧老师课的居民纷纷表示:“街道有这样一位热心的志愿者,我们的业余文化生活更加丰富,我们的演唱水平也得到了很大提高。”邓文禧还带队积极参加市南区的活动,并获得市南最佳合唱团称号,5年来排练了30余首合唱混声歌曲,参加2022-2023青岛市合唱节,获得优秀合唱团称号。
市南区群众文化事业的繁荣与发展离不开无数默默付出的群文工作者。他们平凡而敬业,以梦为马,不负韶华,积极开展群众文化活动,深入基层、服务基层,帮助群众提高文化艺术素养,丰富了辖区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凝筑成一方沃土五彩斑斓的文化底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