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申报指南
浏览量:194
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定义,“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被各社区群体,有时为个人视为其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各种社会实践、观念表达、表现形式、知识、技能及相关的工具、实物、手工艺品和文化场所。这种非物质文化遗产世代相传,在各社区和群体适应周围环境以及与自然和历史的互动中,被不断地再创造,为这些社区和群众提供持续的认同感,从而增强对文化多样性和人类创造力的尊重。
非遗存在于社区,存在于生活,存在于我们身边。传承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延续文化之力、呵护文化根脉的重要途径。为支持广大非遗传承人和非遗保护单位非遗保护工作,健全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体系,非遗申报工作的顺利进行至关重要。
下面为大家整理了一份
·非遗申报指南·
01 非遗项目都有哪些种类?
02 满足哪些条件才可以进行申报?
03 项目申报程序如何?
04 申报时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一起来一探究竟吧~
非遗共分为以下十大类别:民间文学(Ⅰ),传统音乐(Ⅱ),传统舞蹈(Ⅲ),传统戏剧(Ⅳ),曲艺(Ⅴ),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Ⅵ),传统美术(Ⅶ),传统技艺(Ⅷ),传统医药(Ⅸ),民俗(Ⅹ)
(一)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定义。
(二)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意识形态工作要求,对增强中华民族的文化认同、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促进社会和谐可持续发展有积极作用。
(三)在一定群体中或地域范围内世代传承,至今活态存在,传承历史悠久,传承谱系清晰。
(四)体现青岛本地域优秀传统文化,具有较高历史、文学、艺术、科学等价值,具有鲜明特色,在当地有较大影响。
(五)制定有具体可行的保护措施和保护规划,且保护工作富有成效。
(六)项目保护单位注册地在市南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