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展望|市南区文化馆:深耕厚植 奔赴热爱

浏览量:165

一、群众文艺创作 硕果累累

2024年,市南区文化馆在文艺创作领域硕果累累,亮点频现。一系列原创文艺作品的积极涌现和频频获奖,展现了市南区的文化魅力,丰富了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也体现了市南区文化馆对本土原创艺术的重视和推广。

01 第十三届山东省文化艺术节

原创小品《你是我的影子》、胶东大鼓《兵·灯》、新民乐合奏《老街故事》入围第十三届山东文化艺术节群众优秀文艺作品汇演,《老街故事》为全市唯一荣获第十三届山东省文化艺术节群众优秀新创作品奖的作品。


02 山东省群众合唱展演

“歌唱祖国”2024年山东省群众合唱展演中,市南区文化馆琴岛爱乐合唱团演唱的合唱《我爱你中国》《爱永在》荣获一等奖。


03 2024年青岛市乡村原创广场舞大赛

青岛市市南区文化馆舞蹈团原创广场舞作品《追・梦》参加“欢乐四季”2024年青岛市乡村原创广场舞大赛获得一等奖。

青岛市市南区湛山社区京华舞蹈团《莲鼓乐》获得三等奖。

04 青岛市第十二届“海燕奖”群众文艺原创作品大赛

在青岛市第十二届“海燕奖”群众文艺原创作品大赛中,市南区选送的舞蹈《蝶舞翩翩》和《待到枫叶红》荣获“二等奖”,市南区文化馆获“优秀组织奖”。

 

二、非遗保护 传承文化瑰宝

2024年,市南区深入挖掘非物质文化遗产,拓展各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名录。1位传承人被评为全国非遗保护工作先进个人,新增省级非遗项目1项,推荐申报市级非遗项目7项,启动第八批区级非遗项目申报工作,新增第五批区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7位。开展了一系列非遗保护、传承活动。

01 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系列活动

承办青岛市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启动仪式,举办国风庭院“端午游园会”,琴林古韵非遗古琴音乐会、讲给孩子们的非遗公开课、非遗研讨会等市南区“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系列活动10场次;

02 “顺时令·承非遗”24节气传承创新活动

应着四季更迭、五行流转,持续打造传统文化活动品牌“顺时令 承非遗”24节气传承创新活动22场次,通过节气知识普及、非遗技艺传承、传统文化体验等形式,用鲜活灵动的方式传播传统非物质文化遗产。

03 非遗进校园系列活动

“非遗进校园”系列活动历时一个月,连讲八场,让非遗之花在燕儿岛路第一小学、太平路小学、天山小学以及文登路小学四所“蓓蕾艺术工作站”率先绽放。

04 “乐学童年”24节气传承创新活动

步入暑假之后,市南区文化馆在馆内针对7-14岁少儿,连续七周,开展了共14课时的“乐学童年”暑期非遗系列活动。面塑、剪纸、皮影、古琴、茶艺、活字印刷,六门课程轮番上阵,从基础知识到动手操作,为孩子们带来了精彩的非遗体验。

05 青韵非遗·奇遇东方 非遗国际传播活动

“青”韵非遗,奇遇东方——结合2024-2025年上合组织旅游和文化之都旅游文化季背景,依托辖区非遗资源,组建非遗线上传播队伍,拍摄非遗传播短视频,组织非遗进高校活动,利用互联网及线下场景,将以非遗文化、非遗技艺、非遗产品为代表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更好地传播推广出去。

三、文化惠民 形式创新不停

2024年,市南区文化馆在文化惠民方面不断创新,通过庭院艺术季、城市音乐角、乐动市南·精品惠民等演艺品牌,成功将文化艺术融入市民生活。

01 青岛(市南)庭院艺术季

以“艺术市南·庭院有约”为主题,发挥市南区中式里院、西式庭院等的环境优势,围绕8大活动单元,通过商业化运营和公益性演出相结合的模式,开展戏剧展演、青岛籍艺术家回家系列展览、原创音乐等公益惠民活动12场。

街区沉浸式话剧《寻找老舍先生》

马新林书画新作展《边讲边画——红柿》

指导庭院运营方开展内容多样、形式多元的庭院演艺活动近700场次。

大学生戏剧展演

周末最动听

爵士小镇音乐“醉”计划

创新推出“年度三好庭院”榜单评选活动,43家艺术庭院入选“庭院有好戏”“庭院有好景”“庭院有好味”三好庭院榜单。活动受众近30万人次,媒体发稿量300余篇,全网曝光量约2000万。

02 城市音乐角街头微演艺

在小青岛公园、太平角18号艺术中心、遇园.有茶、太平角一路33号院以及燕儿岛公园等地,分别推出了“大学生开学季——献给最美的你”大学生专场、 “相约市南 相遇古典”民乐专场、“浪漫七夕 为爱而歌”流行专场、“艺术岸线 醉美夕阳”青年专场等主题活动30场,观看演出人数约5万人次。

03 乐动市南·精品惠民

2024年,市南区文化馆不仅有活动创新,更有线上服务模式创新。微信公众号推送文章391篇,阅读量47.2万人次,视频号播放量23万余人次,线上完成60场预约抢票活动,进一步扩大了文化馆的线上文化触达,助力文化服务在数字时代的深度融入和传播。

四、全民艺术普及 文化活力绽放

2024年,市南区文化馆在全民艺术普及和群文队伍建设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通过开设公益培训班,组织基层文化队伍骨干培训,举办全民时尚秀活动,有效提升了群众的艺术素养,展现了市南区群众文化的活力和创造力。

01 公益培训

做好场馆免费开放,全年在总分馆开设公益培训班113个,招收学员3710人,培训近3.7万人次。

五一至十一期间开展延时错时服务,开设市民夜校和周末课程。

普拉提班

非洲鼓班

组织基层群众文化业务骨干培训,面向全区11个街道组织合唱、广场舞、模特走秀、书法骨干培训,培训人次230余人次。

广场舞骨干培训

合唱骨干培训

02 全民时尚秀

联合多个部门共同举办2024年市南区全民时尚秀,发动征集来自街道社区、社会艺术群体的180余个群众文化队伍,组织百团汇演,广场舞比赛、合唱展演、综艺秀、时装秀、少儿才艺秀、大家唱、小戏小剧大擂台等单项比赛,吸引近4000市民积极参与,线上线下观众数量达到10万+,彰显了市南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广泛的民众基础。

比赛现场

围观群众

颁奖展演

 

回望这一年

市南区文化馆不仅见证了

无数故事的开始与结束

也记录了每一次艺术灵感的闪现

 

时光不老,我们不散

愿在2025

我们能继续相聚

一同经历更多精彩瞬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