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拿启蒙、扎染手作、节气雅集…非遗还能这样潮!| 文化馆 plog

浏览量:148


春意盎然的三月,青岛市市南区以非遗为笔,以活动为纸,书写了一场场传统与现代交融的文化盛宴。

从托育中心的稚趣传承到楼宇园区的雅集体验,从节气时序的诗意活化到巾帼匠心的创意迸发,非遗文化正以多元姿态融入城市肌理,成为市南文旅版图中一抹亮色。

01

跨界融合

绘就“非遗+健康文旅”新图景

 
 
3月6日,“中医护航 共育未来”项目授牌仪式在圣顿托育中心举行,标志着非遗与健康育儿的创新结合。
 
 
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李德修三字经小儿推拿第四代传承人杨雅茜携弟子刘勇秀走进园区,对全体婴幼儿进行了儿童保健推拿,孩子们在非遗技艺的体验中触摸中医药文化脉搏。
02
匠心雅集
编织“非遗+女性文旅”新场景
三八妇女节之际,“匠心筑梦续非遗 巾帼芳华映春晖”非遗大集火热登场。
 
 
香道区氤氲千年雅韵,扎染区蓝白交织如浪涌,布艺区盘扣生花绽新姿,非遗技艺在女性巧手中焕发现代美学价值。
 
 
活动将市南区香道、扎染等非遗项目与楼宇文化结合,为职场女性定制“1小时非遗微旅行”,推动非遗从展馆走向商务空间,成为职场女性的“文化充电站”。

03

顺时而生

发扬“非遗+节气文旅”IP

惊蛰时节的“顺时令·承非遗”活动,延续市南区深耕多年的节气文化品牌。
 
活动现场,市南区非遗传承人姜客厅老师介绍九段烘培制茶技艺及来源等,现场发放茶叶,带领大家品味茶香、茶韵,体会九段烘培制茶技艺的精妙之处;司德潇、屈同盛、高怡爽三位老师为大家带来三首精彩的琴曲;还有儒风镌刻老师荆文平,现场为大家演示木版画拓印技艺。
 
 
多项非遗项目齐聚,在惊蛰节气中,和大家共寻中国人骨子里的节气浪漫。
 
 
从托育中心的稚子启蒙到巾帼工匠的巧手生花,从惊蛰时令的文化解码到健康服务的创新实践,市南区正以非遗为笔,绘就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美美与共的新画卷。通过场景再造、IP孵化与全域联动,非遗从“活起来”到“火起来”,成为市民游客可触、可感、可带走的文化记忆。